盤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涉及八大領域的相關問題匯總
盤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涉及八大領域的相關問題匯總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涉及到八大領域,不同領域的企業進行認定標準有所不同,如果企業準備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要提前了解關于各個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問題,如果一個企業的高新技術涉及到以下八大領域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領域,則可以進行對應的高新申請。
一、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一般研發能力、成果轉化能力較強,業務類型也比較集中,所以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標中知識產權數量、研發費用比例、高新收入占比等均能滿足要求。但是該類型的企業由于人員變動頻繁,經常會在人員總數以及科技人員數量統計方面出現統計口徑問題。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生物與新醫藥技術領域的企業一般研發能力較強、人員學歷水平較高,業務類型也比較集中,所以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標中研發人員比例、研發費用比例、高新收入占比等均能滿足要求。
以往該類型的企業由于大部分成果轉化類型為發明專利,而申請發明專利的時間較長,部分企業在申報高新企業認定、再次認定當年,并沒有知識產權證書作為成果轉化資料,知識產權數量也不能滿足高新申報要求。但2016年修改后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規定發明專利只要在有效期內可持續使用,這一改變利好于生物與醫藥企業的高新資質維持。
三、航空航天技術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航空航天技術領域的企業一般研發能力較強、人員學歷結構較高,業務類型也比較集中,所以在高新指標人員比例、研發費用比例、高新收入占比等均能滿足要求。但是該類型的企業由于部分技術涉及企業秘密,不適宜對外公開,不便申請知識產權。部分適宜申請知識產權的技術并不是企業的核心業務或者與企業的主營業務關聯性不大。所以,該類型的企業在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與核心業務的關聯性方面需要重點注意。
四、新材料技術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新材料技術領域的企業一般在研發管理、知識產權、人員比例等方面都應該注意以下問題:加強研發項目管理、建立獨立的研發費用核算管理體系、 科技人員的合理統計、研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資料合理準備。
五、高技術服務業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高技術服務業”領域在實務操作中一般被稱為“兜底領域”,該領域的包容性比其他領域要強,多數企業的業務模式都可在此領域中找到相對應的描述。正因為此,主管部門也對該領域的企業采取了更嚴格的審查與監管。
高技術服務業領域的企業在準備高新申報資料時,應首先確定最小一級目錄,并結合企業主營業務作詳細的描述。其次應在研發管理、知識產權、人員比例等方面注意以下問題:加強研發項目管理、建立獨立的研發費用核算管理體系、科技人員的合理統計、研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資料合理準備。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領域的企業應重點關注知識產權的申報保護以及知識產權與項目的關聯性。部分企業由于不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只做研發,并沒有申報相關的知識產權;或者出于技術秘密的考量,不愿意申報知識產權,等到申報當年,由于時間緊迫(一般情況下發明專利取得證書時間需要2年以上,實用新型專利需要 6個月 --1 年左右的時間,軟件著作權至少需要1個月時間),部分企業只好選擇申請軟件著作權,但是忽略了研發項目與知識產權的關聯性。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的企業一般在研發管理、知識產權、人員比例等方面都應該注意以下問題:加強研發項目管理、建立獨立的研發費用核算管理體系、科技人員的合理統計、研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資料合理準備。
八、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的企業進行高新認定
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的企業應重點關注企業研發項目的創新性以及與知識產權的關聯性證明。企業可考慮申請加計扣除或者項目鑒定,通過第三方機構的鑒定來確認項目的創新性。
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是企業持續研發形成的核心技術,需與研發項目和主要產品直接相關。如知識產權不能從名稱上直接顯示出與企業主要產品的相關性,可考慮準備全面、完善的知識產權相關性的說明或證明。
如果企業打算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些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資料信息。申請高新企業認定,不僅可以享受國家及地方政府給予的補貼及稅收優惠政策,還可以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注:網站更新容易丟失閱讀碼,各位朋友支付成功后,請務必在30天內下載資料!
網站底部可添加指南站長微信,說說您想了解哪方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