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技術領域難點解析

     

——技術領域為你的項目選擇一件合身的衣服

     

技術領域是高企認定中“門檻”條件之一:“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2016版,鏈接文庫)規定的范圍”,從而判斷企業所進行的研究開發(→項目)與產業化活動(→產品)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符合重點支持方向。
 
給研發項目和產品選擇一個合適的領域,就像是為我們呈現的高企認定材料(或其他項目)選擇了一件合身的衣服,在這樣合適、正確的選擇下,我們才能獲得申請高企(或其他項目)的資格,才能更有方向的開展各項工作的準備。
 
關于技術領域的選擇,企業項目問答平臺提醒有3點:
 
1、在之前的推文中,我們也提到,很多企業自身技術是很好的,但由于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因此建議企業能夠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成果轉化、產品、專利技術等綜合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科技成果-高新技術產品-知識產權-技術領域”的統一。
項目申報2424604041 企業項目問答平臺(www.www.bet333ios4.com)
2、研發項目既要結合企業實際體現行業的先進性,在技術材料的編制過程中也要注意與領域的契合。往年專家評審時都會否定一部分企業的低水平研發項目編造的不切實際的前沿高端項目,與之對應的研發費用、成果轉化也被剔除危及申報結果。
3、企業產品較多,且類別較多不能完全劃歸到同一系列時,可以劃分主營領域與次主營領域,主營領域與次主營領域劃分時根據產品的銷售收入、研發項目的立項以及知識產權的相關比例確定。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項目名稱

——為你的項目、產品起一個合適的名字
如果把申請的項目當成一個獨立個體,項目名稱可謂是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需要企業項目問答平臺強調,大家都知道,而企業項目問答平臺想要講的是如何梳理年度項目、如何歸納年度產品,如何給我們的項目,我們經營的產品(服務)起一個能給人留下“美好”、“深刻”印象的名字,從而提升專家對我們項目的認可度。
 
一、研發項目


企業自主立項項目、政府項目、合作項目、委托項目、產學研項目均可以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的研發項目
1、已經做過加計扣除的項目:企業每年申請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備案的項目;
2、已經做過加計扣除的項目:企業每年申請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備案的項目;
3、政府項目:申請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獲得審批立項的項目;
4、合作項目: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等,與其他單位產生合作的項目;
5、委托項目:企業委托其他單位為本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等而形成的項目;
6、產學研項目: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形成的項目。
 
給項目取名字時要注意:
項目名稱要起好,能體現研究目標的新穎性,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方法的創造性,能體現項目的關鍵技術及技術的先進性。
以下關鍵詞如果不是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或主要的研究稱,盡量不要出現:
產業化、生產(線)、優化、升級、技術改造(技改)、年產、打樣、翻新、平臺建設、基地建設、信息化建設、適應性試驗。
推廣、示范、評估、評價、檢測、監測、計量、測量、測繪、調查、工程勘察、規劃、管理、檢驗、認證、測試、鑒定。
操作規范、生產規程、設計安裝、改裝、篩選、運行規程、工藝規程、設計規范、試驗報告。
銷售、技術服務、售后服務。
工程建設、施工、運營、管理。
辦公軟件(平臺)、電子商務系統(平臺)、財務管理系統、收費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庫存、材料管理系統等常見的應用軟件。
 
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1、考慮與企業所選技術領域的契合度、考慮項目與歸集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對應關系;
2、項目的時間確定,需要綜合考慮財務能否歸集出研發費用,銷售合同、發票資料的時間、項目參與人員情況等因素。
 
二、高新技術產品


 如何確定高新技術產品(服務)?
1、產品已經按照要求申請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具有高新技術產品認證證書;
2、根據企業近三年銷售合同、銷售發票,對企業銷售產品分類,其中屬于技術改進、提升,進行創新性改造的產品(產品技術含量高),且該類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即為主要產品;
3、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銷售收入比重較大的(產品單一企業,銷售收入占總收入60%以上;產品多樣化企業,多類產品銷售收入之和占總收入60%以上);
4、企業有多種產品時,根據產品共性與特性進行分類,總結歸納為某類產品,不必細分到每一種型號;
5、企業可以提供銷售合同、產品檢測報告,查新報告,用戶報告,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
 
給產品(服務)取名字時要注意:
1、確定高新技術產品名稱時注意產品關鍵詞與銷售發票中的產品名稱相對應;
2、高品(服務)的名稱不要只是簡單的描述產品類型,最好能夠突出產品(服務)與市場同類產品相比的亮點、特性或創新點(如突出的技術指標、特定某個新興行業的創新應用等),切忌用一些“假大空”的形容詞,夸大產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