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6年)》


  一、政策背景及依據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科技部關于新時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科發區〔2019〕268號)和《科技部辦公廳關于營造更好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通知》(國科辦區〔2022〕2號)部署要求,營造更好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市科技局牽頭研究起草了《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二、主要內容及創新點

  《行動方案》以“爭取到2026年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30000家以上,‘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2000家”為總目標。從優化資助模式、落實政策措施、提升人才服務、優化基礎條件、引導社會力量五個方面梳理形成10項主要任務,引導人才、資本、項目、平臺等創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聚集,加快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和質量,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具體內容如下:

  (一)關于優化資助模式方面。

  一是優化市科技計劃支持企業研發的機制。“擇優支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接續支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在穗落地產業化。在市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設置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設立相關子方向,探索實施“揭榜掛帥”“賽馬”“以賽代評”“以投代評” 等市場化項目遴選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券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二是進一步完善政府基金體系支持研發的機制。建立市、區政府基金協調聯動機制,建立政府基金與科技項目的對接機制。將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為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重要績效考核指標,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子基金。鼓勵有條件的區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力度。

  (二)關于落實政策措施方面。

  一是推進科技企業研發政策應享盡享。簡化企業普惠性優惠政策兌現程序,進一步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等政策,市區聯動進一步加強涉企政策宣傳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培訓服務和評價輔導,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應評盡評。

  二是完善金融資本支持企業創新機制。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積分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債權+股權”的科技金融精準對接等服務,升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形成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證券交易機構的協同機制,拓展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三)關于提升人才服務方面。

  一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高端人才。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中的人才(團隊)申請市級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聘”或“旋轉門”機制。在項目支持、政府投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高端研發人才納入相應的職稱序列。

  二是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引進國際人才。落實大灣區境外高端人才個稅補貼政策,支持外籍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聘請國外高水平專家。支持企業聘請的外國專家承擔各類外國專家項目。鼓勵外籍科學家領銜承擔市科技計劃項目。

  (四)關于優化基礎條件方面。

  一是夯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根基。進一步優化“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等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推廣“投資+孵化”模式。支持鼓勵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鼓勵國有創業服務載體改革釋放活力。

  二是強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評價導向。開展廣州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百強榜單評選活動,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調查制度,加強企業研發能力監測和統計分析,為制定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政策提供支撐與服務。

  (五)關于引導社會力量方面。

  一是推動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應評盡評。把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作為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基礎性工作,進行重點政策解讀,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評價工作。

  二是構建專業服務體系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質齊升。充分發揮專業科技服務支持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征集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創新體系建設、政策咨詢、研發費用歸集、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產學研合作等全鏈條創新服務,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入庫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